故障 | 產生原因 | 排除方法 |
油泵不出油 | 1,泵殼內未加儲液或儲液不足 2,吸入管路漏氣 3,轉向錯誤 4,吸程太高或吸入管路過長 5,機械密封泄漏量過大 6,吸入管路氣體不能從出口排出 | 1,加足儲液 2,檢?并排除漏氣現象 3,按泵指示方向更正 4,降低吸程或縮短吸入管路 5,修復或更? 6,打開出口閾門 |
雜音和振動較大 | 1,底腳不穩 2,泵軸彎曲 3,汽蝕現象 4,軸承磨損嚴重 5,?口管路內有雜物 6,泵與電動機兩者主軸不同心 | 1,加固 2,更?或校正 3,調蝥工況 4,更?軸承 5,?除雜物 6,調整同軸度 |
出油量不足 | 1,雜物進入吸入管或葉輪流道堵塞 2,轉速太低 | 1,排除堵塞物 2,調至額定轉速 |
軸功率消耗過大 | 1,流量過大 2,轉速太高 3,泵軸窖曲或葉輪卡碰 4,泵內流道堵塞或被卡住 | 1,升離出口壓力 2,適當降低 3,更?或校正 4,排除堵塞物 |
維護和拆裝
該齒輪油泵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可靠,經久耐用。在泵正常惰況下.一般不需要經常拆開保養。當發現故障后隨?給予排除即可。
1、維護該泵?應注意幾個主要部位。
a. 滾動軸承:當油泵長期運行后.軸承磨損到一定程度時.須進行更?。
b. 前密封環、后密封環:當密封環磨損到一定程度時.須迸行更?。
c. 機械密封:機械密封在不漏油的惰況下,一般不應拆開檢?。若軸承體下端泄漏口處產生嚴重泄漏時,則應對機械密封迸行拆檢。裝拆機械密封時.必須輕取輕放,注意配合面的?潔.保護好靜環和動環的鐫面,嚴禁敲擊碰撞。因機械密封而產生泄漏的原因主要是摩擦付鏡面拉毛所至。其修復辦法,可對磨擦付端面進行研磨使恢復鏡面。機械密封產生泄漏的另一原因是“O”型橡膠密封?(或緩沖墊)安裝不當、或者變形老化所至。此時則需調蝥或更?"O"形密封圈迸行重新裝配。
2、,油泵拆裝順序:
a. 拆下電動機或脫出?軸器。
b. 拆出軸承體總成.檢?葉輪和前口環的徑向間隙.檢?葉輪螺母有無松動.
c. 拆下葉輪鏍母.拉出葉輪.檢?葉輪和后密封環的徑向間隙。
d. 松出機械密封的緊定螺釘,拉出機械密封的動環部分.檢?動、?環鏑面的?合惰況,檢查“O”型密封圈(或緩沖墊)的密封情況。
e. 旋出?軸器的緊定螺母.拉出?軸器。
f. 拆下軸承端蓋.拆出泵軸和軸承。
g.安裝時以相反順序進行裝配即可。
泵的使用
(一)、起動前的準備及檢?工作:
1,本系列油泵,根據泵的工作運轉狀況,分別采用優質鈣基黃油和10號機油進行潤滑,如果采用黃油潤滑的泵應定期向軸承箱內加注黃油,采用機油潤滑的泵.如果油位不足,則加足之。
2,檢?泵殼內的儲液是否高于葉輪的上邊緣.如若不足.可以從泵殼上的加液口處直接向泵體內注入儲液,不應在儲液不足的惰況下啟動運轉,否則泵不能正常工作,且易損壞機械密封。
3 ,檢?泵的轉動部件是否有卡住磕碰現象。
4 ,檢?泵體底腳及各?結處螺母有無松動現象。
5 ,檢?泵軸與電動機主軸的同軸度或平行度。
6,檢??口管路是否漏氣,如有漏氣,必須設法排除。
7,打開吸入管路的閥門,稍開(不要全開)出口控制閥。
(二)、起動及搡作:
1,起動油泵.注意泵軸的轉向是否正確。
2,注意轉動時有無不正常的聲響和振動。
3,注意壓力表及真空表讀數.起動后當壓力表及真空表的讀數經過一段?間的波動而指示穩定后. 說明泵內已經上液,油泵迸入正常輸油作業。
4,在泵進入正常輸油作業前即自吸(或掃艙)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泵內油溫升高惰況,如果這個過程過長,泵內油?過高,則停泵檢?其原因。
5,如果泵內液體溫度過高而引起自吸困難.那么可以暫時停機.利用吐出管路中的液體倒流回泵內或向泵體上的加儲液口處直接向泵內補充液體.使泵內液體降?.然后起動即可。
6,調節出口控制閥,使壓力表讀數指到規定區域.避免油泵在規定區域的下限范圍內工作.以防因軸功率過大而引起電動機過載.或因流量過大而使泵產生汽蝕,影響泵的正常運轉.使泵強烈振動. 發出?聲。輸送各種油料時的壓力的使用范圍可參閱《各種液體壓力控制范圍表》。
7,泵在工作過程中如發生強烈振動和?聲,有可能是泵發生汽蝕所致,汽蝕產生的原因有兩種:
一是迸口管流速過大.;二是吸程過高。流速過大時可調節出口控制閥,升高壓力表讀數,在?口管路有堵塞時則應及時排除;吸程太高時可適當降低泵的安裝高度。
8,泵在工作過程中因故停泵.需再起動時,出口控制閥應稍開(不要全閉),這樣既有利于自吸過程中氣體從吐出口排出.又能保證泵在較輕的負荷下啟動。
9,注意檢?管路系統有無滲漏現象。
(三)、停泵:
1 ,首先必須關閉吐出管路上的閘閥。
2,使泵停止轉動,
3,在寒冷季節,應?泵體內的儲液和軸承體冷卻室內的水放空,以防凍裂機件